卧龙风采 | 张皓东:从“小镇做题家”到6G科研新星,他用“波束成形”闪耀南科
编者按
在南方科技大学这片创新沃土上,电子与电气工程系于2018年设立的卓越人才培养项目——“卧龙班”,肩负着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成为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卓越平台。“卧龙”不是传说,是南科大电子系给本科生的承诺——让每一颗好奇的心都能被看见,让每一份滚烫的理想都能被点燃。
南科大电子系策划《卧龙风采》专题报道,带您走进“卧龙”学子的成长世界。他们的故事,没有统一模板,却都闪着同一频率——立德树人,科技报国;软硬兼优,敢闯敢创。他们的故事,是电子系“因材施教、精英教育”培养理念的鲜活注脚,更是南科大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青春诠释。
卧龙风采① 张皓东
他来自山东德州的一个小县城,是曾经的“小镇做题家”;四年后,他手握香港大学全奖直博offer,科研成果写入6G技术白皮书。南方科技大学电子系卧龙班张皓东的故事,是一首“波束成形”的叙事诗:把能量集中,把方向调准,把光照远。
所学专业:通信工程
学术导师:游昌盛
学业成绩:总GPA3.94(专业连续三年第一),22门课程满绩,90%课程>90分
科研成就:发表3篇顶刊顶会论文(含1篇一作顶刊、1篇一作顶会);成果写入6G近场技术白皮书(南科大唯一本科生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
实践服务:华为2012实验室实习(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带班大学长(帮扶100+新生),累计答疑500+次;6个学生组织骨干,党支部组织委员(发展党员23人)
毕业去向:香港大学全奖直博,师从IEEEFellow黄凯斌教授
导师寄语(游昌盛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助理教授)
作为你的导师,我倍感荣幸能见证你在本科阶段的快速成长与卓越表现。尤其在面向6G的近场通信研究中,你展现了令人欣喜的科研潜力——不仅能够快速把握无线通信领域的前沿动态,更能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敏锐的学术直觉,对复杂问题提出独到见解。这种突破框架的探索精神,正是科研工作最珍贵的品质。无论是理论建模还是实验验证,你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环节,数学分析反复推敲,结论力求扎实,这份对科学真理的敬畏之心令人欣慰。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同时,你始终保持着谦逊求教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作风。科研之路漫长,但以你的踏实与执着,必能在未来走得更远。愿你在今后的学术或职业生涯中,始终秉持这份创新求真的态度,在通信领域继续深耕,成为兼具技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卓越人才。期待你的未来如皓日东升,光芒熠熠!
勤勉学业:从“单天线”到“多天线”的蜕变
张皓东来自山东德州的一个小县城,高中时是典型的“小镇做题家”。高考后,他放弃传统985高校,选择南科大,渴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更多可能性。进入通信工程专业后,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以总GPA 3.94的成绩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22门课程满绩,数学与通信类课程表现尤为突出。他笑称:“大学四年,我完成了从‘单天线’刷题到‘多天线’全面发展的波束成形。”
科研开拓:将“波束”打向科研无人区
响应国家6G战略需求,张皓东自大三起加入游昌盛老师团队,聚焦近场通信研究。他挑战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难题——低精度器件下波束聚焦效应是否依然存在?利用大二学过的傅里叶级数展开等基础工具,他成功证明:仅需3位精度器件即可实现与理想器件相当的性能。这一成果填补了研究空白,部分内容发表于顶会IEEE WCNC 2025,并受邀赴意大利米兰进行汇报。
他的研究还被写入6G近场技术白皮书,成为南科大参与该白皮书的唯一本科生。相关论文投稿至中科院一区顶刊IEEE TWC,审稿人评价���工作“新颖、扎实,具有实际意义”。
无私奉献:能量辐射向更多人
张皓东不仅是学术尖兵,更是学生服务的践行者。他先后担任2227、2327班带班大学长,累计帮扶超百名新生;在义工联、社联等6个学生组织中贡献力量;累计线上答疑超500次。作为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协助发展党员23人,审查档案50余份,用实际行动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律坚持:从减肥到人生的“波束成形”
“自律是一切成功的必要条件。”张皓东用两个月减重20斤,获减重大赛二等奖第一名。他将这种坚持投射到学业、科研与服务中:“调好每一个天线单元,才能完成人生的波束成形。”
未来展望:学术与产业结合的“大湾区实践”
在华为2012实验室实习期间,他独立完成项目开发,坚定了“学术服务产业”的决心。未来,他将赴香港大学师从IEEE Fellow黄凯斌教授,深入6G研究,助力大湾区工业实践。“科学技术不应只存在于论文上,更应走向实际,造福社会。”
致谢南科:SUSTech教会我的关键词
“勤勉(Studious)、、无私(Unselfish)、自律(Self-discipline)、开拓(Trailblazing)、热忱(Enthusiastic)、尽责(Committed)、互助(Helpful)——这些词的首字母拼起来,正是SUSTech。”张皓东说,“感谢南科大,让我从‘小镇做题家’成长为‘多天线单元’的南科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