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院先锋 | 陈锐:争做新时代的追光逐电者
第二期“工院先锋”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党委委员
陈锐 教授
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深耕光电基础研究
《中国制造 2025》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逐渐逼近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在后摩尔时代,光子集成技术成为打破摩尔定律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这一研究领域的基础是低维半导体材料。陈锐老师长期致力于低维半导体的表界面基础研究。加入学校以来,陈锐老师在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组建了微纳光子学研究团队,巧妙利用多种表面修饰技术,调控低维半导体材料的能带结构与载流子特性,在高性能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设计与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图/陈锐老师科研团队
截至目前,陈锐老师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两项深圳科技创新局基础研究重点项目,在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和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有28篇被选为杂志封面进行追踪报道,SCI引用超7600次,H指数为53。陈锐老师还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会议并担任IEEE第六届全球光电大会(Optoelectronics Global Conference:OGC)特别分会主席,并于2021年入选IEEE Senior Member,同时也是VIEW和《光子学报》青年编委。由于在基础科研方面的突出成绩,陈锐老师获评2017年南方科技大学“青年科研奖”。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推进科教融汇
陈锐老师不仅重视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还积极推动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陈老师录制的《固体电子学》慕课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的课程资源库,通过国际在线平台普及至亚非发展中国家。2020年疫情期间,陈锐老师主持了工学院在线教学创新项目,探索Blackboard与B站直播在线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此外,陈锐老师于2022年获批了南科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开展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效提高了《激光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图/《固态电子学》慕课介绍
陈锐老师始终坚持将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的科教融汇模式,通过这种互补的方式,课题组本科生成功申请到了五项大创项目,其中三项为省级,两项为校级;指导本科生发表了四篇SCI学术论文,申请六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四项已成功获得授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图/陈锐老师与学生讨论交流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陈锐老师展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感。他将自己视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始终坚持以启发和耐心的指导为核心的科研育人模式。通过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激励学生并为他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和支持。迄今为止,陈锐老师已独立培养了六名博士生和三名硕士生,他们不仅顺利完成了学业,多位获得南方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和研究生十佳毕业生等荣誉。由于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陈锐老师获评2019年南方科技大学“优秀教学奖”。
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青年员工入党
陈锐老师回国工作后不久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做好教学、科研和电子与电气工程系服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7年11月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2018年1月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南方科技大学首批新发展入党的海归高层次人才。在2017至2020年间,陈锐老师积极参加由南方科技大学组织的国情党史系列培训班,前往井冈山和青海金银滩等革命圣地和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学习考察,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
图/中共南方科技大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随着基层队伍的不断扩大, 2021年8月28日,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党委正式成立,成为工学院第二个成立的三级党委。作为电子系党委委员,陈锐老师积极配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常态化学习;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发展优秀青年员工入党,深入推进党员队伍建设工作,先后荣获南方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图文转自“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公众号